【编者按】
就业是民生之本。今年,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4.6万人,人数再创新高。最新的数据,沪上2025届学子的去向落实率已超86%,这一重点群体就业总体稳定,就业服务也在持续加强。今起,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讲述一些与众不同的就业故事,看看这些大学生在社会各方的关心下,如何不断调整自己,打造自身就业竞争力,最终成功实现就业。
立秋时节,2025就业季即将落下大幕,计划考研或“二战”复考的大军则已经开始为“上岸”做准备。而华东理工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郑钰杰,正在安度他16年寒窗生涯中最悠长的暑假,到10月份才正式向华为报到,开始他的人生第一份工作。
面对“不读研就没有出路”“本科学历贬值,满大街都是研究生”的论调,郑钰杰也被这股“学历焦虑”的浪潮裹挟着,随波逐流成为备考一族。但他考前一个月及时“止损”、主动弃考,经历3轮面试,最终收到求职期间最后一份Offer(录用函),搭上了华为今年招新的末班车。
【及时“换道”】
郑钰杰就读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,坦言绩点并不高。报名去年底的研考之后,他始终无法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,三天打鱼、两天晒网金勺子,考研的进度就这样一天天被落下。到了去年11月初,他惊恐地发现,自己已严重脱离正常的考研复习节奏,“上岸”可能性很低。
郑钰杰一度被各种负面情绪困扰,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信心满满地走入研考的考场,他的内心也曾动摇,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。但他对自己说:“不考了,找工作;合适的,就上班;大不了,明年考!”
考虑到自身性格随和、善于交流,但学习上缺失自觉性、持久性,他综合下来得出结论:自己不一定非要和学历“硬碰硬”,反而可能在职场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。“与其在考研上再持续花费大量精力,放不下‘沉没成本’,不如迅速做出决断,投入应聘求职。”
幸运的是,再晚两天“换赛道”,郑钰杰就会错失华为的整个年度招聘,他临近报名截止时投出了自己的简历。“事实上,人生根本没有‘唯一正确选项’只有GPS的实时导航。有时路痴不可怕,停在原地转圈圈才要命!”
【“三面”突围】
对于郑钰杰,就业与考研不能“两条腿走路”,也不能“一棵树上吊死”。郑钰杰更精准地投递简历,包括海威斯特、金桥化工、上海天岳等。到12月中旬,郑钰杰通过了华为例行的心理和英语在线测评。其后在华为销售服务部门的第一次面试时,做了充分准备,因为“一面”是筛人最多、淘汰过半的一次双向选择。
华为“一面”设置“无领导小组讨论”环节。郑钰杰初入小组,明面上不分配角色,自己也不知组内角色。他所在的6人小组中,4名研究生、2名本科生,有交大的,也有同济的。大家围绕企业运营案例,探讨解决实际问题。“我比较幸运,在小组内似乎只有我属于外向。”
结果,郑钰杰讨论中把破冰者、领导者、总结者和计时者等关键角色,都轮了一遍。凭借沟通优势成功“救场”,获得面试官的高度评价。他发现自己能够将严肃的面试氛围转化为轻松交流,适时表达自己的不足,以幽默的方式活跃气氛,同时也虚心提出一些简单但用心的问题。
“这不仅让面试官感受到我的真诚,也让我在面试失败时明确自身不足,吸取经验,调整策略。”郑钰杰直言,在沟通交流方面的优势远大于专业学习,因为他在专业知识面试中往往失利,而与专业无关的面试则成功率较高。不论怎样,每一次面试,无论结果如何,都被他当作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。“这种乐观态度不仅缓解了我的焦虑,还让我在面试中表现得更加从容。”
水到渠成,后续每隔一周的“二面”和“三面”中,“一对一”时也较为顺利,他坦诚如实地分享自己对经济形势、国际形势的看法,获得面试官的理解与信任。在最终面试的次日,与他在微信中对接的HR人事专员提示:他过了——成功获得华为产品行销经理的岗位。
【跳出“天坑”】
或许收到“末班车”录用通知书的关系,选择华为6月到10月的预约入职时段时,对于郑钰杰而言只剩10月份的选项了。月入万元以上的薪资水平和发展空间,超出这位本科毕业生的预期,“应该是我最好的选择了,没有之一。”他心定了,在江苏南通老家平静度假中。
说起新工作与本专业的关系,郑钰杰坦陈销售信号基站这类产品,与自己的材料专业基本“不搭边”。事实上,“生化环材”曾一度被列为所谓的“天坑专业”。郑钰杰迷茫之际关注材料学院求职群的各种招聘消息,也找到负责全院就业工作的陈新莲老师了解了就业状况。
他发现,作为学材料的工科生,选择和机会还是很多的,包括生物医药、化学化工等领域,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岗位,例如行业分析员、销售工程师等,并非“本科生就业即‘进厂’”,这打破了一直困住他的信息茧房。
当然,通过分析自身长板短板,郑钰杰清楚自己更擅长与人沟通,而非专注本专业技术。“对未来是追求平安喜乐还是财富自由,这些都影响岗位选择与面试表现。”郑钰杰告诉记者,“无论是擅长说服客户,还是善于在实验室科研,这都比星座测试能更加精准地指引职业方向。”
两个月后金勺子,到华为深圳总部上班后,郑钰杰面临半年培训期,并可能接受全球派遣,甚至赴相对不发达地区。对此,郑钰杰本人有心理准备,并无惧艰苦环境,家里人也支持这个独生子,“男孩子应该去拼一拼、闯一闯。”人生没有必选项,每个勇敢转身的瞬间,都藏着命运馈赠的彩蛋。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